從很多地方上我們可以看出台灣記者對於平衡報導這個基本原則的根本不放在眼裡
這篇文章並不是我認為自由時報比較好,基本上它也是常忘記該平衡報導的一份報紙
記者有時候要忍痛報自己不想報的這是一種風骨(我誇大了,這其實是種本份)
自己寫的不平衡不'完整也就算了,我還看過好幾次外電翻一半的(翻他想翻的,是怎樣)
這樣看來其實課本一綱多本也許不見得好,不過讓學生針對一個新聞去看各份報紙
顯然是個很好的訓練(可以的話包含國外媒體,同時訓練英文及完整性,目前為止外國人比較有操守,可悲)
以下這篇文章我是摘錄自南方論壇的一篇文章,因為它的標題跟結論非常激情所以我不放進來
他文中提到自由時報的新聞
非常有趣的是當我去找中時的相關報導時,出現的都是
很抱歉,您要的網頁目前暫時無法使用或已經被移除。
建議您使用上方的查詢功能尋找其他相關內容。
建議您使用上方的查詢功能尋找其他相關內容。
有位朋友很認真的收集了該篇的原文
日文原文
二○○六年八月四日,《自由時報》創了台灣新聞史上的一個首例,在報面上直接點名批判另一家同業──《中國時報》,打破台灣新聞界「報報相護、台台相護」的惡習。
《自由時報》這則新聞的標題是:「日媒︰日2閣員 否認《中時》挺馬報導」,新聞導言是這樣的:「針對中國時報報導馬英九訪日期間與官房長官安倍晉三、外相麻生太郎會談時,安倍與麻生曾強烈支持馬英九一事,日本產經新聞今以重要篇幅報導,安倍與麻生陣營『對此毫無事實的報導感到困擾』,並稱『沒有出現任何批判陳水扁政府的發言』。」
嚴格講,這只是一則引述日本《產經新聞》報導的新聞,但是,《自由時報》卻打破了兩項行規,樹立了同行互相監督的範例:
第一、對於這類讓同業難堪的新聞,一般均不予報導,如因涉及重大事件而非報導不可時,頂多只以小欄處理,也不直接寫出同業名稱,而以「某報」、「某台」取代。《自由時報》這次則直接引述《產經新聞》的新聞內容,毫不含糊地點名《中國時報》。
第二、即使作了報導、點了名,通常也絕不會讓同業名稱上標題,避免讓同業太難堪,但是,《自由時報》不但在頭條大標題上以特殊字體點名《中時》,還在其他中標、小標使用嚴厲字眼,如:「不實報導 讓兩官員困擾」、「這樣的報導太失禮」、「捏造新聞 暗傷台日關係」等等。
《自由時報》這則新聞處理得很完整,以半個版面刊出,除了翻譯引述《產經新聞》的報導之外,還訪問了日本方面的相關人士,以及馬英九、《中國時報》總編輯王健壯,《自由時報》駐日記者更寫了一篇分析特稿。圖片則有《產經新聞》當天報紙。堪稱圖文並茂的新聞範例。
《產經新聞》其實也表現了新聞專業的精神,因為「馬英九與安倍晉三、麻生太郎會談」是重要新聞,站在同業立場,如果台灣的《中國時報》能夠採訪到這則新聞,而日本當地一流大報卻漏了,這是記者的嚴重失職;如果這則新聞是假,是《中國時報》編造的,站在專業立場,這也是重要新聞,在日本就曾有《朝日新聞》因假新聞而使總編輯、採訪主任請辭的例子。
《產經新聞》追查這則新聞的真假,做法是正確的,專業精神是值得肯定的。
《產經新聞》在報導中指出,台灣的《中國時報》在馬英九訪日時,曾報導馬與安倍晉三、麻生太郎會談,並獲強烈支持,這項報導在台日關係圈內造成很大困擾。
《產經新聞》說,「事實上,馬與安倍只有十分鐘的電話會談」,那是在七月十二日上午透過翻譯所進行的電話會談,「內容僅止於歡迎來日本訪問之類的客套話」。
《產經新聞》說,七月十一日馬與麻生也見了面,但發言內容未超越日本政府的基本立場,只是強調台日雙方非政府間友好交流的重要性,完全沒有超出日本「不支持台獨」基本立場的發言,「更沒有任何批判扁政府的發言」。
但是,《中國時報》七月十四日的報導是,「馬英九見到了安倍晉三」,內容指出,「他(安倍)還一再強調,日本很多政界人士長期受到李登輝等人傳遞訊息的影響,經常誤以為台灣多數民眾是支持台獨立場」。
《中國時報》的報導說,「馬英九聞言,為昭信於安倍晉三,還當場拿出台灣內部針對統獨所做的民調結果,看過民調數據的安倍,當場向馬表示,『我鬆了一口氣』…」,報導並指安倍對馬說「很期待將來能看到『馬英九效應』發揮影響力」。
《中國時報》的報導還以「據轉述」的方式說,「麻生太郎還評論起與民進黨政治人物交往的心得,形容他們『比較極端,對問題的探討較不務實』;和國民黨相較,日本感覺與民進黨人士交往似乎並不太對盤」。
《產經新聞》強調,安倍與麻生雙方「對這種『自以為事實的報導』感到困擾」。
《產經新聞》指出,由於安倍與麻生為日本內閣閣員,不能公開承認與馬的非正式會談,因而一直保持沉默,但「在台灣內部已產生部分誤認安倍、麻生放棄陳水扁政權的誤解」。
《產經新聞》說,日本駐台媒體記者曾就《中國時報》的報導採訪中國國民黨,「國民黨發言人說,『該報導的內容有一半以上是想像的』」。
《自由時報》以《產經新聞》這則報導向《中國時報》總編輯王健壯詢問,請他發表看法,王健壯則很傲慢地表示「沒意見」,既不願就《產經新聞》的報導內容發表看法,更不願表明自己或《中國時報》將有什麼專業負責的處理。
馬英九則告訴《自由時報》,「你現在問我見過誰,我也不會告訴你,我不能透露,媒體要怎樣報導,我沒辦法控制」。
《中國時報》的新聞來源是誰?有沒有編造假新聞?還是馬英九故意放假消息,讓《中國時報》錯誤報導?這一方面牽涉政客誠信問題,另一方面更是新聞專業問題。
如今作為台灣第一大報的《自由時報》,既然以專版作了特別報導,曾經也是重要報紙的《中國時報》,無論基於新聞專業或對讀者(消費者)負責,都應該做出明確的說明。
《自由時報》這則新聞的標題是:「日媒︰日2閣員 否認《中時》挺馬報導」,新聞導言是這樣的:「針對中國時報報導馬英九訪日期間與官房長官安倍晉三、外相麻生太郎會談時,安倍與麻生曾強烈支持馬英九一事,日本產經新聞今以重要篇幅報導,安倍與麻生陣營『對此毫無事實的報導感到困擾』,並稱『沒有出現任何批判陳水扁政府的發言』。」
嚴格講,這只是一則引述日本《產經新聞》報導的新聞,但是,《自由時報》卻打破了兩項行規,樹立了同行互相監督的範例:
第一、對於這類讓同業難堪的新聞,一般均不予報導,如因涉及重大事件而非報導不可時,頂多只以小欄處理,也不直接寫出同業名稱,而以「某報」、「某台」取代。《自由時報》這次則直接引述《產經新聞》的新聞內容,毫不含糊地點名《中國時報》。
第二、即使作了報導、點了名,通常也絕不會讓同業名稱上標題,避免讓同業太難堪,但是,《自由時報》不但在頭條大標題上以特殊字體點名《中時》,還在其他中標、小標使用嚴厲字眼,如:「不實報導 讓兩官員困擾」、「這樣的報導太失禮」、「捏造新聞 暗傷台日關係」等等。
《自由時報》這則新聞處理得很完整,以半個版面刊出,除了翻譯引述《產經新聞》的報導之外,還訪問了日本方面的相關人士,以及馬英九、《中國時報》總編輯王健壯,《自由時報》駐日記者更寫了一篇分析特稿。圖片則有《產經新聞》當天報紙。堪稱圖文並茂的新聞範例。
《產經新聞》其實也表現了新聞專業的精神,因為「馬英九與安倍晉三、麻生太郎會談」是重要新聞,站在同業立場,如果台灣的《中國時報》能夠採訪到這則新聞,而日本當地一流大報卻漏了,這是記者的嚴重失職;如果這則新聞是假,是《中國時報》編造的,站在專業立場,這也是重要新聞,在日本就曾有《朝日新聞》因假新聞而使總編輯、採訪主任請辭的例子。
《產經新聞》追查這則新聞的真假,做法是正確的,專業精神是值得肯定的。
《產經新聞》在報導中指出,台灣的《中國時報》在馬英九訪日時,曾報導馬與安倍晉三、麻生太郎會談,並獲強烈支持,這項報導在台日關係圈內造成很大困擾。
《產經新聞》說,「事實上,馬與安倍只有十分鐘的電話會談」,那是在七月十二日上午透過翻譯所進行的電話會談,「內容僅止於歡迎來日本訪問之類的客套話」。
《產經新聞》說,七月十一日馬與麻生也見了面,但發言內容未超越日本政府的基本立場,只是強調台日雙方非政府間友好交流的重要性,完全沒有超出日本「不支持台獨」基本立場的發言,「更沒有任何批判扁政府的發言」。
但是,《中國時報》七月十四日的報導是,「馬英九見到了安倍晉三」,內容指出,「他(安倍)還一再強調,日本很多政界人士長期受到李登輝等人傳遞訊息的影響,經常誤以為台灣多數民眾是支持台獨立場」。
《中國時報》的報導說,「馬英九聞言,為昭信於安倍晉三,還當場拿出台灣內部針對統獨所做的民調結果,看過民調數據的安倍,當場向馬表示,『我鬆了一口氣』…」,報導並指安倍對馬說「很期待將來能看到『馬英九效應』發揮影響力」。
《中國時報》的報導還以「據轉述」的方式說,「麻生太郎還評論起與民進黨政治人物交往的心得,形容他們『比較極端,對問題的探討較不務實』;和國民黨相較,日本感覺與民進黨人士交往似乎並不太對盤」。
《產經新聞》強調,安倍與麻生雙方「對這種『自以為事實的報導』感到困擾」。
《產經新聞》指出,由於安倍與麻生為日本內閣閣員,不能公開承認與馬的非正式會談,因而一直保持沉默,但「在台灣內部已產生部分誤認安倍、麻生放棄陳水扁政權的誤解」。
《產經新聞》說,日本駐台媒體記者曾就《中國時報》的報導採訪中國國民黨,「國民黨發言人說,『該報導的內容有一半以上是想像的』」。
《自由時報》以《產經新聞》這則報導向《中國時報》總編輯王健壯詢問,請他發表看法,王健壯則很傲慢地表示「沒意見」,既不願就《產經新聞》的報導內容發表看法,更不願表明自己或《中國時報》將有什麼專業負責的處理。
馬英九則告訴《自由時報》,「你現在問我見過誰,我也不會告訴你,我不能透露,媒體要怎樣報導,我沒辦法控制」。
《中國時報》的新聞來源是誰?有沒有編造假新聞?還是馬英九故意放假消息,讓《中國時報》錯誤報導?這一方面牽涉政客誠信問題,另一方面更是新聞專業問題。
如今作為台灣第一大報的《自由時報》,既然以專版作了特別報導,曾經也是重要報紙的《中國時報》,無論基於新聞專業或對讀者(消費者)負責,都應該做出明確的說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