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IT這行的有個共通的習慣,可以重複使用的就重複使用。
可以讓程式自動作的就不要手動作。
MLA是目前寫論文寫報告時一個寫參考書目的標準format.
學校也規定學生在寫報告時,
要以MLA標準格式列出引用與參考的出處.
既然是固定的 format,
用程式產生的好處有:
一,避免人為疏失,人會忘記留一個blank,會忘記comma,會忘記Italicize.
程式不會.
二,規則很多,再熟也難保沒有規則被遺漏的.
程式把介面作成類似Checklist一路填下去,填完就不會有遺漏
下面推薦這個是美國Calvin College作的公用程式
網址是http://www.calvin.edu/library/knightcite/index.php

左側有 MLA, APA, Chicago 三種選擇
(另外一個好處,萬一你深造卻遇到選另外一個流派的老師的話,不需要再搞本手冊K)
然後從Resource Type選擇你的參考來源
看是書籍,百科全書,或是網站,網頁

點標題旁邊的Help會出現關於該種資料源的簡單介紹
主要是哪些欄位要填,該怎麼填.

以目前大家最常用的網頁資料(Website Document)來簡單示範

從Wikipedia上Paradise Lost網頁找找要填欄位的資料
如網站名,文章標題,網頁發布的日期,我去查詢的日期等

有兩個選項是關於URL的,基本上由於是程式產生,
所以我覺得其實不見得要省略URL
如果要把URL含進去,請把Is the URL too long to cite? 選NO
然後Include URL?選Yes
就會多出一行Full URL:的欄位可以把URL貼上
按下Submit
然後MLA Works Cited Entry 這行就出來了
要是你覺得好像有遺漏或是發現剛有填錯
就按Edit Current Citation把打錯的修改,或是補漏掉的欄位就好
不含URL的Citation

含URL的Citation

來個題外話,愛之味說它的土豆是電腦選的.
用程式作事有什麼好處?
最簡單的代勞下面這兩件事。
簡單而固定的邏輯,重複
電腦並不是作什麼人作不到的事,
而是減少作沒有創造性內容工作的時間與人為疏失的機會。
你可能很納悶這麼簡單的東西我幹嘛寫這麼長?
可不是嗎? MLA就這樣而已不是嗎?
MLA是必要的東西,
但是花很多時間在上頭不是個好投資
相關網站
KnightCite: Calvin College 提供的Citation產生器
http://www.calvin.edu/library/knightcite/index.php
相關閱讀
英文學習網站分享及使用心得(NYT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